中经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公司终于扭转了此前几个季度中国市场收入下滑的局面。
美国当地时间7月31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截至6月29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相当于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苹果整体业绩强劲,营收创同期新高。
《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苹果中国市场收入相较前几个财季相比重回增长通道,iPhone营收有同比13.45%的增长。不过,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张萌萌对记者表示,苹果凭借iPhone 16系列(尤其是更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Pro机型)史无前例的降价,在“618”大促期间表现强劲。尽管降价刺激了iOS用户提前更换设备,但这可能会给下半年iPhone 17基础机型的销售带来压力。
iPhone、Mac业务双位数增长 iPad和可穿戴业务承压
具体来看,苹果在该季度总营业收入为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分产品来看,各产品线销售情况增减不一。iPhone、Mac和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而iPad、可穿戴设备、家居、配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iPhone作为苹果的核心产品线,本季度表现亮眼,营收达到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iPhone 16系列销量表现出色,相较于去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尤其在现有用户换机需求方面表现突出,推动了iPhone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
Mac产品本季度销售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这一增长得益于MacBook Air新品的表现,新兴市场营收与新用户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务第二季度销售为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3.3%。iCloud订阅用户持续增加,App Store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库克表示:“我们很自豪地宣布,在第三财季,我们实现了iPhone、Mac和服务的两位数增长,并在全球各个地区都有所增长。在 WWDC25上,我们很高兴地推出了全新的软件设计,它将覆盖我们所有的平台,并宣布了更多出色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而iPad产品本季度销售为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1%,因去年同期新品发布基数高;同时,公司可穿戴设备、家居、配件业务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降9%。
国补、“618”双重助力 中国市场正增长
分市场看,本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达到153.6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7.28亿美元,同比增长4.35%。扭转了过去两个季度分别下滑2%和11%的局面。这也是苹果自2023年第三季度(2023财年第四财季)下滑以来首次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收入的正增长。
库克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增长主要源于iPhone的销售加速增长,Mac的增长也很可观。本季度是手机等数码产品“国补”政策产生影响的首个完整季度,苹果的部分产品确实受益于“国补”政策。
由于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国补范围限定在6000元以内,第二季度的“618”手机市场,苹果采取大幅降价策略以满足国补门槛,例如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直降2000元至5999元,正好卡在国补范围内,叠加500元国补后到手价仅5499元,在补贴叠加下市场表现突出,这种“高端降价”策略成效显著。
Canalys(现为Omdia的一部分)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4%,苹果以101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五,同比增长4%。
Canalys分析师钟晓磊对记者表示,在“618”大幅降价叠加国补以及今年华为的Pura 80旗舰机发布较晚(去年华为Pura 70正好第二季度发,对苹果形成竞争压力)等因素下,苹果第二季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还是比较稳健的。
不过,在钟晓磊看来,苹果此前较为激进的降价策略并不会提前透支下半年需求,预期下半年苹果新品软硬件上会有大幅升级,有望拉动需求,但此前较为激进的降价策略,对品牌形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受关税政策影响 未来业绩面临挑战
库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苹果2025年第二季度10%的销售额增长中,约有1个百分点可以归因于消费者为了避开关税而购买更多产品。
苹果还确认了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库存调整的挑战。
库克表示,苹果今年第二季度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并预计第三季度关税将达到11亿美元。为了降低关税影响,苹果正在优化供应链,将在美国采取更多措施。
本季度,苹果公司毛利率达到46.49%,也受到了8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影响。
钟晓磊向记者分析称,关税问题加剧了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由于厂商此前提前进行备货,当前市场呈现出供给远超需求的态势,厂商的库存水平处于非健康状态。从长远来看,关税带来的进一步影响还体现在厂商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的迫切性。
Canalys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厂商在关税担忧下持续提前备货。由于中美贸易谈判结果仍不明朗,供应链转移步伐加快。中国组装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出货中的占比已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61%大幅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大部分份额由印度承接,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240%,目前已占美国进口智能手机总量的44%,而2024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仅为13%。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