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信托董事长邢中成:公司实现高风险机构“摘帽”
2025-04-30 09:04      作者:樊红敏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近日,某第三方网站发布的一份标注来源为“吉林信托”的文章提到,4月21日,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信托”)董事长邢中成在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举行工作会谈时表示:“2024年,吉林信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实了注册资本,实现高风险机构出列,取得了改革化险的胜利。”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根据此前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省国资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3月28日,邢中成一行到访吉林省国资公司,在双方座谈交流时,邢中成表示:“去年年底,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吉林信托实现了高风险机构‘摘帽’。”

日前,本报记者就吉林信托是何时、被何机构、基于什么原因列为“高风险机构”,以及实现高风险机构“摘帽”之后,接下来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等相关问题致电致函吉林信托方面,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并未获得回应。

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

官网信息显示,吉林信托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展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注册资本金42.05亿元,是吉林省内唯一一家信托公司。

近年来,吉林信托的发展颇为坎坷。此前,吉林信托连续有四任董事长因贪腐锒铛入狱,分别为张兴波、高福波、李伟、邰戈。

邢中成为吉林信托第六任董事长,天眼查专业版显示,2024年5月31日,吉林信托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变更为邢中成。

据悉,吉林信托的上一任董事长为张洪东。2024年2月1日,张洪东因工作变动辞去吉林信托董事长、董事及相关职务。

从经营业绩来看,吉林信托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吉林信托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亿元、1.17亿元、1.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6亿元、2171.54万元、2838.51万元。

2023年6月,原吉林银保监局(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同意吉林信托注册资本从15.97亿元增至31.5亿元,并同意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入股吉林信托。

今年1月,吉林信托再次进行增资,注册资本由31.50亿元增加到42.05亿元,本次增加的注册资本由吉林省方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后者成为新股东。增资及变更股东后,吉林信托第一大股东由吉林省财政厅变更为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其他股东均为吉林省属国有企业。

据吉林信托官网信息和《吉林日报》报道,吉林信托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上指出,2024年是吉林信托发展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风险已实现清仓见底,监管指标和财务指标全面优化。

消费金融信托业务或为重点发力方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邢中成在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上还要求,要紧密围绕全年“11253”发展目标,全力打好财富管理全面改革攻坚战、证券投资信托突围战、产业金融发展主动战、风险防控阻击战、人力资源改革关键战和工作作风转变持久战“六大战役”。

记者注意到,消费金融业务或为吉林信托下一步重点发力方向之一。

吉林信托官网2024年12月曾先后发布互联网贷款系统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互联网贷款系统硬件平台项目招标公告,采购预算分别为300万元、50万元。

此外,根据吉林信托官方发布的信息,今年以来,吉林信托先后与桔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桔子数科”)、上海嘉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银科技”)和国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槐科技”)等公司围绕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合作交流。

“2025年4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对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和监管要求,吉林信托将以此为契机,通过优质、高效、合规的服务,加快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落地与发展。”在与嘉银科技、国槐科技交流时,吉林信托党委副书记、候任总经理吕进表示。

“目前吉林信托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机,互联网金融业务是公司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业务,也是公司今年发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公司将倾注必要资源,全力支持该业务落地,为普惠金融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邢中成在与桔子数科方面会谈时表示。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